非洲华人网 | 非洲华人论坛 | 非洲华人微信群|非洲投资 | 非洲旅游

 找回密码
 注册为非洲华人网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10|回复: 3

[转载] 热贴:全球关注的津巴布韦问题的由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15 04:57:06 |显示全部楼层
热贴:全球关注的津巴布韦问题的由来
  最近因为穆加贝总统选举舞弊问题,津巴布韦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说起津巴布韦,好像因为他发行的巨大面额钞票与创纪录的通货膨胀率近年来很是成为了国际笑谈。引发这一切的津巴布韦暴力土改也因此大受批判。当初刚下河,就因为中国投资非洲农业问题和橡树村兄讨论过一番。因此也一直关注这方面。我很同意橡树村兄对穆加贝的评价。不过,我以为穆加贝的人品与津巴布韦是否应该土改是两个问题。二战后日本、韩国、台湾都进行了"赎买式"的和平土改。在战后东亚经济腾飞中,土改的基础作用是发展经济学家公认的。津巴布韦土改是一个很明显的好事情被有私心的人办坏了的列子。首先说明关于津巴布韦土改,我的观点仍然是:

  原有的商业农业主要是典型殖民地农业,不完全符合津巴布韦自己的国家利益;土改有必要,本来是好事,但是被不当方式和权贵私欲破坏了。所谓黑人天生懒惰是伪命题,是受自然条件与村社制度等共同影响的结果。

  津巴布韦土地问题的起源

  现实问题总能找到历史根源,先从津巴布韦的被殖民与独立说起。上过中学历史的应该多少对津巴布韦有印象。这里是是南部非洲重要的文明发源地,其中绍纳人在中世纪建立的以大津巴布韦城为首都的穆胡姆塔巴帝国最著名。因此本地居民多少应该比 “好吃懒做”的其他非洲土著要开化一些吧。从1888年开始,英国殖民者罗德斯(Cecil John Rhodes)开始以英国南非公司(BSAC)为组织对南部非洲进行殖民计划。其中最关键的是1890年英国南非公司组织了一支由212名南非白人冒险家和500名英属南非殖民地警察组成的殖民军。他们于1890年底占领了现在的哈拉雷。随后,每个探险队员分得3000英亩土地和15处金矿开采权,每个警察分得4500英亩土地。这就是白人掠夺津巴布韦土地的开端。其非法性毋庸置疑。1896年,绍纳族和恩德贝莱族人民为反抗白人殖民压迫而举行武装斗争,结果有450名白人被杀死。这次起义被称为津巴布韦历史上第一次解放战争,曾使英国南非公司濒临垮台。

  1965年,史密斯单方面宣布罗得西亚独立,建立种族隔离政权。占人口多数的黑人开始武装斗争。这方面橡树村兄说的很明了详细了,不必多说。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当权的穆加贝当年手下的游击队都是在文革输出革命时期由中国教官在坦桑尼亚帮助训练的,这也是中国与津巴布韦的渊源。1979年在英国的监督下,黑人游击组织与政府代表团举行了兰开斯特大厦制宪会议,达成结束内战的协议,穆加贝通过民主选举上台,1980年4月18日津巴布韦正式独立。

  殖民地农业模式的危害

  土地问题是津巴布韦独立斗争的起因之一,也一直是影响政治经济局势的敏感问题。独立之初情况是:4500个白人大农场主占据着全国75%的沃土良田,而 700万黑人仅占有25%。更关键的是水资源方面几乎完全被大型农场控制。这是由于历史因素,殖民地时期黑人对其居住土地无所有权,因而不能申请水权; 大多数农民对流经其土地的水无权使用。而津巴布韦法律规定水权具有永久性,用水的不平等因而无法消除。这样,当地农村不能获得水资源,自然难以发展农业。此外,这些白人现代化大农场总部基本在欧洲,资金与市场两头在外,除了一些相对缺水地区生产玉米,大型农场以种植国际市场需要的烟草、棉花、花卉为主,管理技术水平都很高,利润也很可观。但是应该注意到这样的二元经济有很大问题:总部在国外的公司生产活动并不参与当地农村传统的经济循环。而对国内民生更重要的粮食等生产却由土地与水资源缺乏的黑人小农场进行。Heffernan的研究表明:“小农家庭经济是农村社区的主导体制时,有4到5倍的乘数效应。就是说一个农业部门所创的钱在本社区中不断循环,从一个家庭经济体转到另一个家庭经济体,要转手4 到5次才离开该社区,这增加了该社区的经济活力,提供大量工作机会。但是农业大公司却将利润迅速地从农村拿走,转到大城市甚至国外的总部或股票持有者手中,只有非常廉价的劳动力报酬留在农村。”其问题与许多两头在外的外资企业只给了中国虚假的GDP和可怜的员工工资,却留下了严重的环境与外贸问题相类似。土改的重要性看过葡萄兄文章的都清楚。这对于保证经济安全,支持工业发展都是基础性的。因此,就是不考虑白人土地掠夺而来的原罪,从国家发展与民众生活的角度考虑,土改也势在必行。由于津巴布韦的白人多是英国殖民者后裔,为了和平过渡,津政府在独立时与英国等达成协议,土改进程采取赎买政策,由英国出资,津政府出面负责从白人农场主手中购买土地,然后分配给津无地的退伍军人和农民。这套政策当年在台湾等地都相当成功,应该不至于把津巴布韦搞到今天的田地。问题出在津巴布韦在硬的方面没有采取国家强制的方法,软的方面没有采用类似台湾以企业股票换土地这样对地主有吸引力的措施,因此土改计划一直进展缓慢。大量资金没有真正用于土地分配,而是流入上到政府高官,下到退伍老兵的整个权力阶层中。久而久之,政府上下对于推进土地改革有了特殊默契。因此虽然独立前二十年津巴布韦的生产总值一直保持在50亿美元左右,是南部非洲经济实力仅次于南非的第二经济大国。可是土地问题这个隐患一直埋藏。

  两条“路线”的斗争

  几乎与津巴布韦独立同时,非洲内外分别提出了针对非洲经济发展战略的两种方针。非洲人自己的观点就是1980年4月,非统一组织通过的《拉各斯行动计划,1980-2000》(Lagos Plan of Action fo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Africa,1800-2000)。计划认为,非洲经济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非洲国家畸形的单一经济结构,这是西方殖民统治和国际经济旧秩序造成的。解决对策是“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采用集体自力更生的方针…通过建立和扩大国有经济成分、实施进口替代战略等措施,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建立独立的经济体制 ”。意味深长的是,这条道路正是此时正转向改革开放的中国原先使用的。

  另一方面,1981年,世界银行发表了《加快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行动计划》(Accelerated Development in Sub-Sahala Africa:An Agenda Action)。其中提出非洲经济危机起因与对策与拉各斯行动计划针锋相对:世界银行认为:非洲经济问题最重要的原因是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决策的失误,对策是“结构调整方案”:包括经济市场化,产业私有化和贸易自由化。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就是弗里德曼等认为放著四海皆准的新自由主义苦口良药。可是我觉得,经济理论研究可以说好比坏,可是实际经济战略只有适用不适用的标准,不同国家以及同一国家不同发展阶段都应该有不同经济理论指导。对于所有不满足于做原料供应与商品倾销地的发展中国家,李斯特的贸易保护思想与幼稚工业保护论比多数人更熟悉的亚当斯密比较优势说更加适合。行文到此忍不住发个感想:新中国建立后经济道路固然多难,但是从大步骤看大有值得研究之处:50年代苏联帮助下大规模有计划经济建设很有“大推进”理论的意思,60年代后自力更生有意无意中保护了幼年期工业的成型,80年代改革开放经济特区的作用更是增长极理论的样板工程了。不能说是天朝如有天助,我想应该归于TG领导层的务实精神。 “摸着石头过河”固然看上去不美,却总比非洲领导人那样被来自左边和右边的“绝对真理”来回忽悠要实在。

  言归正传。在80年代后期美苏缓和,中国又不当雷锋的情况下,严重缺乏资金来源而又遇上干旱、农产品等降价等天灾人祸的非洲各国,不得不逐渐接受了世界银行代表的西方路线。中间过程不论,结果就是非洲成为了全球化最大的失败者。首先是民族工业破溃。上世纪80到90年代甚至有人称为非洲“去工业化”的时期。其次是资金外流引起的经济失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自己的统计结果:1986年至90年间,非洲还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比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得到的贷款还要多30亿美元。最终结果就是贫富差距加大和政治动荡。打部分的非洲90年代开始了一个交织着饥荒,政变,屠杀的动乱时期。津巴布韦也不例外。引用一段话吧“1991年,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压迫下,穆加贝被迫采取“紧缩货币”的自由经济改革,结果白人农场主的利益得到扩张,加剧了津巴布韦国内的贫富差距,造成经济、社会问题激化,而随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却借口津巴布韦“未严格遵循建议”中止了资助”。看起来就是又一个始乱终弃的典型。当然,把一切都归罪殖民主义大灰狼虽然很方便却没有价值。毕竟按照经济理性人的观点,西方白人忽悠你是天经地义的,关键在于你自己如何应对。所以下面要说的就是:

  津巴布韦“肉食者鄙”

  津巴布韦独立后的政治历程,橡树村兄写的比较详细了。我的评论,就是穆加贝为代表的一个理想主义政治精英团体逐渐堕落的过程,看了很让人有所感触。如果借用柏拉图理想国的说法:独立后穆加贝乃至津巴布韦统治层经历了从贤人(荣誉)到寡头再到僭主的演替过程。

  不管今天的穆加贝如何。独立斗争中穆加贝是值得敬佩的。作为拥有五个学位的知识精英,他本来可以在白人统治下过很闲适小资的生活。但是他为了国家与民族毅然参加民族解放运动,牢狱10年,还失去了唯一的儿子。当时的穆加贝是真诚的左派,他的口号是:“在马列主义指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朝一党制方向政治突破 ”。1981年访华,穆加贝还当着邓小平的面表示反对中国对毛泽东和文革的否定态度。为此85年他再次访华时邓小平专门花一个小时给他上课解释什么是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总结历史,分析未来的重要文献,有兴趣的兄弟可以看邓小平文集。或者邓小平印象记:回忆1985年与穆加贝的一次谈话。

  独立后穆加贝等民盟领导人励精图治,对内温和开明,赢得了津巴布韦黑人和大部分白人的拥护。1987年,著名英国记者柯林.利格姆对非洲国家领导人在本国的受欢迎程度进行过民意检查,结果得票最多的是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和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那时的穆加贝眼里心中都没有什么阿堵物,称为贤人或者荣誉政体并不为过。举个例子,1983年,因为穆加贝批评美国入侵格林纳达,李根总统威胁要将7500万美元经援减半。穆加贝的回答是:宁愿一分钱不要,也不在主权上妥协。1980到1990年是津巴布韦的黄金时代,80年代平均经济增长3%。婴儿死亡率从8.6%降至4.9%,国民疫苗接种率从25%升至 80%,儿童营养不良率从22%降至12%,预期寿命从56岁提高到61岁。可惜的是,如此崇拜毛泽东的穆加贝偏偏忘记了他最重要的观点:土地和农民问题是革命的关键问题。在独立之初,穆加贝一方面受限于与英国的协议,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醉心于推动工业发展,疏忽了因为政局稳定和经济发展所掩盖的土地矛盾。

  前面说过,殖民地农业与白人所有决定了津巴布韦本国经济得不到基本农产品供应保证和资金积累。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如沙上建塔,国际国内形势一旦变化,经济政治危机必然来临。这个国际变化就是西方特别是保守的李根政府利用80年代开始第三世界国家债务危机的爆发,对第三世界国家强迫推行结构调整计划。其实质在于"通过减少国家在经济活动中的直接干预,…. 打破国际上共产主义不断发展的威胁,和南方国家寻求"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努力" 公平的说,80年代新自由主义在英国和美国确实解决了凯恩斯主义理论对付不了的滞胀问题。不过撒切尔主义和里根主义之所以成功,恰恰是因为那是在英国和美国。根据国际环境,经济水平,政治法律体系与人文条件的不同,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不适用新自由主义方针。也许因为我不是经济圈内人士,所以对那些永远正确普照四方的绝对普世理论-不论左右-总不太相信。那些卖力推销完全自由经济政策的,不是自己也被忽悠了,就是故意忽悠人。看了约翰.帕金斯的“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我相信后者是多数。

  在整个80年代,被称作"布雷顿森林双胞胎"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联手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47个国家其中36个实施了结构调整计划。由于较好的经济和政治基础,津巴布韦差不多是坚持到最后的一个。直到1991年,虽然经济并没有崩溃,但是因为苏联解体转向自由民主的津巴布韦政府,开始实施世界银行推行的“经济结构调整五年计划”。从此,每个人都贪婪敛财的寡头政制阶段开始了。前面我说非洲领导人被左右真理来回忽悠,这里要修正一下,也许开始他们是被西方经济理论欺骗了,可是到后面体会过经济自由的好滋味后,大概就是心甘情愿的了。钱锺书在《围城》里有个很妙的比喻:上了年纪的人再落入情网, 就如同老房子着火,不可救药。老理想主义者们重新被物欲俘虏,结果同样如此。具体过程我和穆加贝不熟,真的不知道,也没有太多证据。大家可以看看他的价值 600万英镑的豪宅。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穆加贝的新别墅修建时,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赠送了一批木材,看来有大笔财产在马来西亚是空穴来风,未必无应。而他手下官员的腐败表现在,“这些官员全都有国际银行的账户,全都希望把他们的孩子进外国的好学校,还在世界各地买别墅。”看来那里的腐败都一样啊。国外见过世面的朋友都能想象到,不用浪费笔墨。请注意,90年代津巴布韦政府与白人特别是少数富豪关系可是很亲密的。有闲的朋友可以摆渡一下英国哈里王子女友切尔西的父亲查尔斯.达维是什么来头。

  少部分白人旧富和黑人新贵从寡头政制得益的另外一面,就是普通大众的水深火热。好象是葡萄兄曾经半开玩笑的说,全球化就是中美联手消灭中产阶级。在津巴布韦,中国廉价商品的作用就是对本地工业的冲击。仅纺织工业98年就有2万人失业。而美国等西方的作用则是对农业与矿业等的控制。由于实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国家对农业不再提供水利基础设施扶助性贷款等支持,主产玉米的本地黑人小农场在与白人大型农场、农业跨国公司竞争中处于绝对劣势。特别是整个90 年代津巴布韦天气干旱,前面提到的水权问题影响完全体现了。在有的地方,白人大农场主与地方官员以及法院联合起来,把黑人小农们祸害得不轻。应该强调,这时能得益当然是少数大农场主,可是暴力土改时死亡的白人不少却是相对中小的。总有无辜者为别人的罪恶付出代价。

  由于农民破产、土地兼并,许多农民在粮食上不再能自给自足。同时由于政府补助的取消,收入低的城市普通居民在教育和家庭医疗上的负担大为加重,也进入贫困状态。到1998年,津巴布韦贫困家庭占61%,其中极贫困家庭占49%,而农村贫困家庭占75%。由于饥荒、政府医疗崩溃和爱滋病流行,1999年人均寿命由1990年的61岁倒退到44岁。当然,这段时间是津巴布韦与西方的蜜月期,1992到1997年,美是津的主要援助国, 第三大贸易伙伴。美每年援助2000万美元左右,每年购买烟草1.2万吨。(悄悄说一句,2000年后这些世界顶级烟草归中国公司了,大红鹰,真龙... 许多品牌都有。所以烟枪们应该感谢反帝英雄穆加贝啊)而英国是津第二大贸易伙伴和最大投资国。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国内土改和一个国际事件,这样和谐的关系应该能继续下去。这个事件就是原来叫扎伊尔的刚果(金)大动荡。

  民主刚果风云

  今天刚看到中国在安理会又一次的用了否决权,这可不仅仅是为了维护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其中有许多实际利益和秘密。这里水太深,在非洲本地的朋友可以去打听下哈拉雷某号大院的故事。我们还是继续民主刚果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穆加贝当年帮助过的非洲兄弟不少,这也是他现在当了坏人仍然有不少领导人不公开批评他的原因之一。而在98年刚果(金)内战中,津巴布韦的出兵支持有很重要作用。刚果(金)号称"世界原料仓库",与中国这个“世界工厂”到是很般配。这里矿物资源丰富,铜、金刚石、锰、铀、钽的储量都居世界前列,刚果河水力蕴藏量估计达1 亿千瓦,森林面积占全国面积5 3 %,多乌木、红木、花犁木、黄漆木等优良木材,素有“中非宝石”之称。可是怀壁其罪,如此多娇的地方少不了让无数英雄闪了腰。从莫伊兹.冲伯到帕特里斯. 卢蒙巴 ,蒙博托.塞科再到洛朗.卡比拉,每个领导人都有很多故事。为了不拖太长,我这重点说说卡比拉父子政权简史。

  卡比拉早年追随刚果独立英雄卢蒙巴,在卢蒙巴被联合国军勾结冲伯杀害后,(可见联合国军不一定就代表正义啊)一直在刚、坦、布交界地区进行游击斗争。可是面对有法国等西方国家撑腰的蒙博托政权,自然难有成效。直到90年代中,扎伊尔多党民主化进程中的斗争导致美转而支持卡比拉领导的反政府武装。于是在乌干达和卢旺达的支持下,1997年5月17日,老卡比拉领导的刚果解放民主力量同盟攻占首都金沙萨,并改国名为刚果民主共和国。可是由于对东部矿产资源的争夺,1998年8 月2日, 乌干达和卢旺达军队又支持班尼亚穆伦盖族(卢旺达图西族移民)士兵发动武装叛乱。奇妙的是,开始支持卡比拉政权的美国现在偏袒乌、卢了。而原先因为帮助蒙博托与卡比拉关系冷淡的法国现在积极推动安理会通过有利于民主刚果的决议了,国际政治的就是如此变幻莫测。可惜最后结果证明,不论美法都不是最大赢家。因为有另外一股力量出手了:津巴布韦、安哥拉和纳米比亚等国应刚果民主共和国政府的请求,出兵并提供大量武器战备,一举将控制半个刚果,逼近金沙萨的叛军压制了。其中津巴布韦出力最大,不但出兵1万多,还出动了歼-7II战斗机等先进战备(当然是相对非洲水平)。搞笑的是,这些中国产战斗机在战斗中所向无敌,毫发无伤。后来却在2001年1月参加遇刺的老卡比拉葬礼空中检阅时有三架坠毁。晨枫兄有空应该扒扒第三世界空军的故事,不如美苏雄壮却绝对可乐。

  说到这可以来段八卦。记得那时一个北京哥们吹牛说的,说当时老卡比拉之子约瑟夫.卡比拉,正在中国国防大学上学,知道消息后很镇定的请了一个事假,回国平定政变,控制了国内的局势,当上总统后又回来完成了论文答辩。约瑟夫.卡比拉1971年6月4日出生,2001年1月26日掌权,还不满30。实在让其他功业无成的70后惭愧啊。

  真实情况没有那么传奇,不过小卡比拉98年确实到国防大学参加了高级指挥员培训班,而且也确实提前回国担任陆军司令,原因正是98年8月的叛乱。值得深思的是,推翻蒙博托之后不久,小卡比拉就被送往中国学习了。而且据说国防大学当年恢复招收非洲法语班学员完全是因为老卡比拉的要求。加上津巴布韦、安哥拉和纳米比亚都是中国传统盟友,意味什么不必多说了。如今年中铁与中水电联合体在刚果(金)拿下的50亿美圆资源换项目的大单。也是多少年努力的结果。

  有同学要问了,这与津巴布韦土改有什么关系呢?话说99年2月,在叛军节节败退的形势下,英国外交大臣宣布参与调停刚果(金)问题,并访问津巴布韦。此时的穆加贝总统已经不是共产主义者了,可是腐败并不妨碍他继续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在是否支持卡比拉与撤军等问题上他都没有让步,这当然让想扼杀卡比拉政权的前宗主国很不爽。津巴布韦与英国背后的美国关系也不断冷淡下来。补充一句,当时津巴布韦政府与美英等国际资本对黄金、铬、铂等矿产的争夺也是与西方关系从热转冷的因素。

  不过矛盾的公开爆发原因很有娱乐性:1999年11月,穆加贝总统过境英国时,有三名同性恋者声称因为他当权期间迫害本国同性恋者,袭击了他。津要求英政府对此外交事件道歉遭拒绝。于是在随后的英联邦首脑会议上,穆与英首相布莱尔大吵一场,(各位可以参考拉美国家首脑会议上查维斯与卡洛斯斗嘴的场面)结果就是英中止向津提供资金援助,还拒绝津减免其债务的要求。一方面突然失去外来援助的穆加贝从财政上已经无法继续维持下去,另一方面此时黑人贫民与白人农场的冲突已经零星爆发。2000年2月,穆加贝提出了没收白人农场的宪法修正案。

  津巴布韦人民反对土改?

  这次全民公投的结果橡树村兄说到了,是有55%的人反对这项修正案。许多西方,包括中国自由派媒体都以此作为津巴布韦人民反对土改最有力的证据。但是凡是上过厚积薄发老师精读课的朋友们,应该对西方媒体“真话说一半”的迷惑性有所警惕了。西谚有云:魔鬼藏在细节中。这个很少有文章提到的细节就是:从投票结果统计来看,津巴布韦全部选民只有130万人参加了投票,只占选民总数的1/5多,其中多数是城市居民。城市中反对者占大多数可以理解,与白人大型农场生产运输等有关的就业人口在城市占多数,而且偏向自由的中产阶级总是反对这种过激政策的;而占人口多数的农村虽然支持新宪法草案比率高,可是实际投票的人太少。所以不是55%的津巴布韦人反对,而是在1/5投票的人中55%乘以反对。那为什么可能从土改中得利的农村,投票率反而如此低呢?

  分析发现,由于过去几年在严重的经济危机中,政府按照新自由主义政策干预很少,有时甚至偏袒大农场主和大工矿主,因此下层尤其是农民对政府极为不满。他们不相信腐败的政府能在土改中满足农民的要求,宁可用暴力手段自己来。原先一直沉浸在万民拥护的迷梦中的穆加贝这时才发现,在一部分有本事有门路的人先富起来后,自己的统治基础却已经彻底动摇了。许多人看到后来农场落到了政要手里,就误以为穆加贝集团暴力土改是因为希望经济上得利。其实对于政客来说,政治生命才是保住所有利益的前提。因此,僭主政制阶段开始了。僭主政制就是“利用民主政制国家里富人与穷人二者之间的阶级对立,控制着轻信的民众,而成功地建立起自己的独裁”。这与穆加贝半推半就的利用贫民与退伍军人强行占领农场,从而重新获得人民的支持不是很符合吗?2002年,穆加贝以较大优势再次当选总统,与政治权力相比,获得农场只是附带的收获而已。这场土改的虚伪性通过我们前面提到的查尔斯.达维就看得很清楚。在津巴布韦许多普通白人被剥夺土地所有权的同时,同样是白人大土地主的他却获得了大量免费土地。如此政治考虑夹杂个人私欲的土改,没有全盘规划,也没有物资与技术支持,失败就是一定的。如果因此就认为土改不可能成功,那就有失偏颇了。土地问题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是根本问题。我不是专家,可是也尝试分析下可行的方案,欢迎批评。(作者: wage , 原题:我看津巴布韦土改)

发表于 2008-7-17 02:16:21 |显示全部楼层
现如今津巴布韦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9 11:11:18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要顶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9 18:29:39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典型的黑人毁了一个国家的例子,黑人啊,不是我看不起他们,总是一事无成!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本版积分规则

非洲华人网站版权所有 www.chineseinafrica.com
免责声明:非洲华人网所有帖子均由网友自行张贴,文责自负,其内容不代表非洲华人网的观点和立场,
版主及非洲华人网对其内容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原作者或其版权拥有人拥有版权/著作权。
如果作者来函不同意将其作品张贴在本论坛,版主会尊重作者的意愿取下其作品。
版主保留删除有损本论坛健康的帖子的权力。
chinaafrica
返回顶部